登录 |  注册 退出

德国建筑

2020-04-17 18:54:36

文章来源:百度百科

在德国,建筑风格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,在南德巴伐利亚地区处处可见的是清新明快的巴洛克式建筑;而在北德则多是庄重严谨哥特式建筑。

20世纪以前

封建社会初期经济衰落,建筑萎缩。

10~12 世纪,建筑活动集中于经济发达的莱因河流域,教堂平面较自由,外部尖顶及钟塔较多。

12~15世纪,在封建分裂情况下经济较落后,但北部及莱因河流域的一些城市则较繁荣,建筑活跃。教堂受法国影响较大,出现单塔式及广厅式两种特殊形式教堂。世俗建筑多为砖石结构,屋顶很陡内设阁楼。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科隆大教堂(1248年始建)、乌尔姆大教堂(14~16世纪)等。

16~18世纪,长期处于四分五裂局面,经济衰落,建筑的地方性格甚强,中世纪遗风较重。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品有不来梅市政厅(1609-1614年)、德暴斯顿动物园(1711年)等。

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,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影响下,德国发生巨大变化,建筑方面同时流行着古典复兴和浪漫主义思潮。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柏林官廷剧院(1818-1821年)、柏林勃兰登堡门(1789-1793年)等。

德国现代建筑

二次大战后德国分为东西两部分,直到1990年重新统一。西部建筑承袭和发展了现代派建筑理性主义和表现主义建筑风格,兼蓄地方传统文化与国际先进建筑思想,并带有强烈的民族个性。

1957年柏林国际住宅展览与1987年柏林国际建筑展览,为推动世界建筑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。建筑活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,即战后恢复期(1945-1960年)、高潮期(60年代初~70年代末)和新的探索期(70年代末至今)。战争中遭到禁止的德国“先锋派”(1908-1933年)的现代建筑,在战后重新得到推崇。经济的高速发展,为建筑发展带来新条件,建筑除满足功能外,更注重其形式材料和结构技术的表现。

70年代来起建筑需求的相对饱和与建设高潮的消退,给人们以反思的机会。建筑师们从现代派建筑创作模式中解脱出来,更多地注意传统文化与建筑形式的多样化。随着世界各种建筑流派的进入,德国西部成了世界建筑的前沿实验场。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作品有夏隆设计的柏林爱乐音乐厅(1963年),埃尔曼设计的柏林新威廉皇帝纪念教堂(1963年),博姆设计的邦撕贝尔克市政行(1964年),贝尼希设计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中心(1972年),荷勒固设计的蒙澄拉德巴赫博物馆(1982年),翁格斯设计的法兰克福建筑博物馆(1984年),斯特林设计的斯图加特美术馆(1984年),克里埃、罗西设计的柏林劳赫大街街坊住宅(1987年)等。

东部建筑的发展,整体上受到东欧国家,特别是前苏联的影响。50年代初起,为加快建设速度,德国建筑开始致力于建筑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研究与实践,预制构件住宅、集中化工业厂房和多功能文化建筑,构成了它的建设主体。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作品有新勃兰登堡文化教育大厦(1965年)、柏林共和国宫(1976年)、莱比锡新音乐厅(1981年)等。

【声明】本文系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但因转载众多,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,故仅标明转载来源。本文所用视频、图片、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进行删除。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在线留言
公司名称:
联系人:
联系电话:
详细: